席昌庶:五里墩派出所片警 居民眼中的网红

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,不做坏事,这句...
他是派出所一个民警,15年来,干的是最普通的片警的活儿,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,他却做得有滋有味,并且名气越来越大,为1万人次授课,当选为全国基层先进典型,更重要的是,在社区只要谁家遇到棘手的事,都会想到他,这让他的知名度比网红还要高,他就是合肥市公安局五里墩派出所社区民警席昌庶。

从警15年,席昌庶坚信“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”
扎根最基层 十年如一日
2002年,席昌庶从部队转业到派出所社区工作,扎根基层十年如一日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坚信“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”,立足岗位体现人生价值。他抓过凶徒、救过轻生者、打击过传销窝点,但更多时候,他深入社区,融入群众中。
他所在社区实有人口信息共1.2万户、2.6万余人,社区警务工作大多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这样的工作环境一时间很难让他适应,想到以前在部队的时候,自己是一名营职干部,手底下带着三百来号人,而现在却成了一名片警,每天面对的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,这让本想回到地方大干一场的他有些失落。
既然决定做片警,就要把本职工作做好。在很短的时间内,他就把开始的失落感抛在脑后。在社区工作中,席昌庶很快从繁琐的工作中找到了“窍门”,并找到了工作的快乐。他坚持以社区为家,甚至自绘了《房屋分布图》、小区《监控分布图》、居民住户《一楼一表》,熟记于心。2010年10月底,席昌庶担任家家景园社区民警,他利用一个月时间,每日晚上8点至深夜1点,他带领保安在区内巡逻5个小时,硬是将一个多发案小区打造成多年的零发案小区,取得了居民群众的信任和好评。

席昌庶带领社区保安在小区内巡逻
社区无小事 事事皆尽心
在社区,席昌庶坚持以“入户采集信息”作为了解群众、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有效手段和途径。针对下社区经常遇到的“闭门羹”,他总结出“一看二问三入户”信息采集工作法,在全省公安基层讲课50多场次,授课一万余人。
谈及社区信息核实工作,家家景园社区工作站副站长赵艳艳说:“席警官经常配合我们入户家访,找他帮忙也从未推辞,我们及时地信息互通,工作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,警民合作特别愉快。”
赵艳艳表示,席昌庶是个非常热心、有责任心的人,入户采集信息工作都是在晚上6点后进行,席昌庶每次都身着警服陪同他们进行家访。居民有房产买卖、居住证办理、户口信息等问题,都第一时间联系席昌庶,他会耐心解答,积极配合社区服务工作。
在社区,邻里纠纷、家长里短是常事。2016年10月份,颐和花园小区一住户,因太阳能水管破裂,造成楼上楼下两家木地板浸泡损坏严重,供货商拒绝赔偿,调节出现僵局。在双方起诉期间,两邻居关系恶劣,甚至出现垃圾堵门,泼粪便污染的过激行为。席昌庶了解情况后,多次上门协调,一次次帮助清理,用行动感化双方,先后协调物业和供货商调解7次,历时20多天,终于达成赔偿5万元的调解协议,纠纷三方握手撤诉。
在社区,群众都知道有急事找席警官,肯定管用。席昌庶就这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,真正融入进社区里,坚持“用双脚丈量民情,用心灵感受民生,用行动排解民忧”,用真心换真情,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扬。

席昌庶对社区保安进行业务培训
真情有回报 处处警民亲
“作为一名社区民警,只要把平凡的事认真做好,就一定能体现出自身不平凡的价值。”席昌庶时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2016年10月,因庐阳佳苑小区改造、新房交付入住,小区的出入口增有7个,小区内房屋出租纠纷及传销聚集陡然增多,治安管理难度大,为从源头上管理好小区的人员出入和车辆登记,席昌庶不惜每月花费2500元的租金把家搬到小区内,每天带领保安清查传销、巡逻防范。
庐阳佳苑小区保安主管袁存为说:“席警官特别关注规范保安职责,经常督促指导,晚上带领我们巡逻跟踪,摸清传销窝点后迅速清理,现在我们小区无传销、无犯案,在蜀山区五里墩街道,群众满意度排名前三。”
每年3、4、5月份是居民入住稳定的时期,席昌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,每天从下午5点在社区工作至晚上9点,晚饭也总是在10点左右才解决,真正落实了“群众下班我上班、群众吃饭我工作”的错时工作制。
近日,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、公安部新闻中心、人民公安报社联合主办,中国警察网承办的“情满万家•派出所好民警”推选宣传活动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,合肥市公安局五里墩派出所社区民警席昌庶荣获全国“情满万家•派出所好民警”荣誉称号,并受邀参加颁奖仪式,安徽仅有两人获此殊荣。·合肥在线 记者 江琪 王晓峰 文/摄 ·
